close

中國時報【莊旻靜╱竹縣報導】

內灣不是僅有老街、小吃,在地的文史工作者黃文政、彭瑞雲夫妻,以及10多年前打出內灣知名度的新竹縣兩河文化協會,日前重走鄰近的馬胎古道,探索過去泰雅族人出草、經商路線,也希望遊客停下匆促的腳步,認識內灣周邊環境。

彭瑞雲表示,馬胎古道緊鄰內灣,過去曾是種植水稻之處,古道可從內灣通至尖石鄉的馬胎部落,出口即在義興分校,中間還有一側造型古樸的吊橋,僅供1人通過,兩河文化協會前理事長姜信淇指,在吊橋側也可發現灌溉水圳遺跡,可見先人智慧。

黃文政表示,馬胎古農舍興建道過去曾是原住民出草的道路,後也成為原民交易、經商的捷徑,過去曾帶領遊客走訪馬胎古道,也因知名度低、較少人走,形成另類的內灣的「祕境」。

馬胎古道沿路經過一處水頭伯公,黃文政也表示,現今每月仍有信眾祭祀,也可見過去種植水稻歷史。另外還有株百年茄苳老樹,屹立在古道中段,古道亦緊鄰馬胎溪,沿途林蔭多,十分清涼。

彭瑞雲說,內灣知名度廣,但不少遊客至內灣僅品嘗美食而忽略在地特質,她過去在導覽時,即發現許多遊客非初次造訪內灣,卻也不了解內灣的文史、生態,甚至部分外來店家也因不熟悉而誤導遊客,喪失旅途的美好。

兩河文化協會10多年前曾因再造美麗新內灣一案,打響內灣的知名度,協會日前也由理事長吳聲淼領軍,走訪古道、拜訪內灣耆老,也希望遊客的腳步放緩,認識在地美好。

日式鋼構別墅日式木屋建造
4BF7C50BD4A56D78
arrow
arrow

    d1ge2bq9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